南方网讯(全媒体记者/杨智明)8月25日,长篇戒毒防艾题材小说《绝望重生录》在佛山市作家协会举办作品研讨会。该书作者古孟祥是广东省南丰强制隔离戒毒所民警,他从戒毒所的真实案例中取材,经过一定的艺术加工,分十一个章节,讲述了主人公万梓星怎样一步步走向吸毒、感染艾滋病,以及从戒毒所解戒后如何获得爱情,抵制毒品诱惑,最后走向新生的故事。古孟祥透露,故事主人公万梓星的原型就生活在佛山。
小说《绝望重生录》作者古孟祥。
戒毒民警古孟祥坚持10余年对艾滋病戒毒人员做心理咨询。他引用这么一句话说,“每一个孤独的灵魂都应该得到关注。”在戒毒所里,他关注到艾滋病戒毒人员更加孤独甚至充满绝望。“在2007年以前,我只是接触到零星的艾滋病戒毒人员,从2009年开始感染艾滋病的戒毒人员越来越多了,有的还是稚嫩的大学生。每当我给他们做完心理咨询后,我的心都揪得紧紧的。”这些感受让古孟祥陷入思考:“该怎样让更少的人感染艾滋病。”于是,他决定通过出书,塑造故事形象,让更多人们通过故事去认识艾滋病以及关怀艾滋病人。随后,在对艾滋病戒毒人员的深入回访中发现,有的重拾信心迎来新生,这更增强了古孟祥将真实案例改编写成小说的动机。
“我希望把这些事情写出来,让艾滋病感染者活在希望中,让健康人群知道如何预防艾滋病,同时给艾滋病感染者一个宽容接纳的环境”,古孟祥说。
佛山市作协主席张况被古孟祥执着的创作精神所感动。同时,他谈道,写作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希望作家们都能克服困难,创作出能抚慰心灵的作品,分享给读者,让文学的温暖包围着我们。
佛山市作协副主席周崇贤评价说,古孟祥的创作是原生态的,源于内心的触动,而不是一味追求写作流水线的技巧,题材与价值上都具有一定的独特性。
小说家、佛山作协会员苟文彬认为古孟祥在写自己熟悉的故事或经历。第九章《苏醒的灵魂》中那些心理咨询场景,那些引导对话,那些进行心理疏导的方式方法,如音乐催眠、两张椅子的交谈、正念练习等等,这些都是古孟祥日常工作所熟悉的。从作品的艺术表现力来看,《绝望重生录》没有脱离上世纪90年代以及2000年代的社会现实生活。从乡村到城市,从苦难到沉沦,从压抑到放纵,从绝望到重生,从生理戒毒到心理戒毒,作品广泛地思考着生命、生存、发展、痛楚、幸福、心灵等问题,最终回归到“灵魂救赎”。
广东省戒毒局副局长邓时坤在给本书的读后记中写道,以小说形式和鲜活案例展示和再现吸毒之害、染毒之易、戒毒之难,本书塑造的社会情境和人物反应,典型而具体,取材的地利之便,增加了叙述内容的质量,也增加了警示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