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深圳积极深化欠薪治理

2019-09-27 08:54 来源:南方日报 李定

  对企业进行诚信等级分类、全国率先建立欠薪保障机制、严厉打击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近年来,深圳市紧紧围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积极深化欠薪治理,有力保障了劳动者依法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近期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提出,深圳要打造“民生幸福标杆”“构建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建成全覆盖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等。

  “深圳是中国民营经济第一城”,税收来源中民营企业占七成,民营商事主体数量和密度在全国大中城市中排名第一,截至2019年5月,全市民营经济商事主体达314.3497万家,在全市商事主体的占比高达97.66%。面对“量大面广”的劳动关系,如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成为重要议题。

  欠薪问题是劳资领域的突出问题,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既牵涉个人生活,又关乎社会稳定。深圳在治理欠薪问题上先行先试,是全国最早实行最低工资制度、最早建立欠薪保障制度的城市,也是全国首创行政司法联动打击恶意欠薪机制的城市。经过多年的努力,深圳已建立起预防和解决拖欠工资问题的长效机制。

  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把保障劳务工工资支付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重要民生工作来抓,坚持预防与打击并重,坚持综合施策标本兼治。”

  打造制度优势

  全国率先建立欠薪保障机制

  1996年,深圳出台全国第一部地方性工资保障法规——《深圳经济特区欠薪保障条例》,率先以地方立法形式建立欠薪保障制度,依法设立欠薪保障基金。在欠薪单位(不含个体户)具备法院依法受理破产申请或者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隐匿或逃逸等情形之一时,被拖欠工资的员工可以依法向区人力资源部门提出欠薪垫付申请。区人力资源部门依法使用欠薪保障基金对经审核符合条件的员工垫付一定数额工资,然后代员工追偿已垫付的欠薪。

  2016—2018年期间,深圳全市人力资源部门依法使用欠薪保障基金为282家欠薪单位的9388名员工垫付欠薪6593.7万元。

  深圳率先建立欠薪保障制度,有效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为维护深圳市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全国欠薪保障立法提供了借鉴。

  深圳还是全国首创行政司法联动打击恶意欠薪机制的城市。2006年1月12日,深圳在深圳会堂召开打击恶意逃薪维护员工合法权益公开处理大会,当场宣布将8名恶意逃薪犯罪嫌疑人刑事拘留,首次将行政与司法手段联合起来打击恶意欠薪行为,开创先河。

  2014年,深圳市委维稳办、市中级法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市人社局、市住建局等十部门建立了打击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行为联席会议制度,市人力资源保障部门与公安机关联合出台了《关于建立联合打击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行为长效机制的工作意见》,切实加强打击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执法协作。2019年上半年,全市人力资源部门共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案件29宗,其中公安机关立案21宗,刑事拘留14人。

  此外,近年来深圳还建立完善了工程建设领域劳务用工实名制、工资支付分账管理、工资保证金等欠薪治理工作配套制度,并从共同预警防范欠薪风险、联合打击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到共享企业信用信息、联合惩戒失信企业,形成政府各职能部门间多维度协调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借力“互联网+”

  加强源头治理建立长效机制

  近年来,深圳市各区劳动监察机构落实“网格化、网络化”管理,深入开展欠薪风险隐患排查。同时,深圳市建立了企业诚信分类监控机制,组织开展企业劳动保障守法诚信A、B、C三级等级评价工作,对企业实施分类监管。

  为加强欠薪等劳资纠纷风险预警,深圳市建立了全市劳资纠纷风险预警信息系统,在整合社会保险、劳动力市场、劳动关系、人事人才等业务数据资源基础上,归集其他政务部门数据资源、社会化数据资源及互联网舆情数据,及时推送预警信息。各区对系统推送的预警信息,及时签收、即时分派,全力化解、按时反馈。

  在坚持事前监管的同时,深圳通过及时向社会公布劳动保障违法企业信息、认定和推送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企业、对违法失信企业开展联合惩戒等工作措施,建立健全企业工资支付信用监管机制。2019年上半年,深圳向社会公布劳动保障违法信息126家(次),认定31家拖欠工资“黑名单”企业,并将“黑名单”推送至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及“信用广东”平台,使其“一处违法、处处受限”。

  注重多元共治

  构建具有深圳特色的工资支付保障体系

  如果不幸遭遇欠薪怎么办?深圳市各区人力资源部门按属地管理原则,及时受理对用人单位欠薪行为的举报投诉,依法对用人单位违法行为进行查处。各级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夯实工资争议案件快速处理机制,力求简案快审、繁案精审。

  为及时调处解决欠薪等劳动争议问题,深圳积极构建劳动关系基层治理新格局,形成区级以人力资源行政部门为主体、街道以劳动保障事务所或劳动站为载体、社区共享人民调解资源、大中企业和行业商会(协会)内部协商调解的“区—街道—社区—企业”四级多元调解网络。

  工程建设领域欠薪治理是保障劳务工工资支付工作的重中之重。针对导致工程建设领域欠薪的深层次问题,深圳市住建、交通、水务等部门,从严加强新项目开工审批工作,对长期拖延工程款结算或拖欠工程款的建设单位,不予批准新项目开工建设。建立全市统一的建筑业实名制和分账制管理平台,实现对工程建设领域劳务工实名制和分账制工作的信息化管理,着力督促施工单位全面落实劳务工实名制和分账制管理,依法规范用工管理和工资支付行为。

  为保障深圳市工程建设领域工资支付,预防化解欠薪问题,2018年,深圳市人社、住建、交通、水务部门联合出台了《深圳市工程建设领域工资保证金管理办法(试行)》,建立健全工资保证金制度。目前,深圳市工程建设领域工资保证金制度已实现全覆盖。

  在欠薪治理领域,提供法律援助与困难救助发挥着同样重要的作用。深圳市司法部门提供了网上申请、热线电话、手机APP等多种法律援助服务方式,对因工伤、被欠薪而申请法律援助的劳务工,免于审查经济困难情况,应援尽援。2019年1—8月,全市共办理民事法律援助案件1.16万宗,受援2.77万人,其中农民工1.61万人,占总受援人数的58.14%。

  在救助被欠薪导致生活困难的劳务工方面,深圳市总工会开辟了劳务工维权绿色通道,通过12351维权热线、维权信箱、维权窗口等多种方式,及时受理劳务工欠薪问题,发挥工会组织帮扶困难职工拾遗补缺、救急救难的作用,切实做好对被欠薪劳务工的困难救助工作。

 

编辑:苏若倩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