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走进广东省第四强戒所 听戒毒民警讲述防艾“心理风暴”

2019-11-29 18:42 来源:南方网 杨智明

  11月21日,广东省第四强制隔离戒毒所(以下简称“省四戒所”)如往常的安静,戒毒民警们正常地交接班。

  这一切,对于戒毒干警汪培元来说,已非常熟悉,从省南丰强制隔离戒毒所“转战”省四戒所,他在艾滋病戒毒人员管教工作上,足足坚守了十年。

  一转眼,戒毒民警何志荣从当初一句“服从分配”,不知不觉走到了工作的第四个年头。

  而黄海浪是这支队伍的新生力量,他习惯地用小笔记本记下在这里的所见所闻,不仅有许多艾滋病戒毒人员鲜为人知的人生故事,还有不少工作感受。

  他们无论是谁,每天都顶着职业暴露的风险,同艾滋病戒毒人员“交心”;从容淡定背后,他们也经历了一次次“心理拉锯战”,一场场“心理风暴”。

  像家人一样照顾他们

  这两年,汪培元与爱人的“吵闹”、“冷战”才消停下来,而那些“闹心”的局面曾前前后后长达了七八年。王培元说,爱人渐渐理解他的工作。

  2009年,省南丰强制隔离戒毒所成立艾滋病专管大队,汪培元没半点犹豫地加入了,“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我应该主动站出来,主动去!”

  可是,为避免家人的担忧,他没跟家里人有半点商量,一直把这个选择秘密地放在心底。何况,很多人“谈艾色变”。

广东省第四强制隔离戒毒所民警汪培元

  汪培元说,直到现在,除了爱人之外,家里其他人都不具体知道他工作性质;他在这件事情上始终保持缄默,“还是希望家里人少一些担心。”

  面对艾滋病戒毒人员时,汪培元也像对待家人一样照顾他们。他犹记得省南丰所刚成立艾滋病专管大队,60多名民警前去接收艾滋病戒毒人员时,第一个动作就是伸出手,跟艾滋病戒毒人员紧紧握在一起;那个场面很温暖,让不少艾滋病戒毒人员很意外、很感动。然后,民警们将他们引入院区,安排了见面会,给他们递上了水果,就像回到家一样。

  甚至,有一次,有一位上了年纪、身体孱弱的艾滋病戒毒人员行动不便,上厕所无法拉裤链,汪培元毫不犹豫伸出了援手。汪培元还告诉记者,艾滋病戒毒人员生病了,很多民警会带他们看医生,甚至送到外面医院留医,并自己掏钱买粥照顾他们。

  压力再大也要当好他们眼中的“导演”

  最近,何志荣正在参与筹备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活动,相较于汪培元,家里人基本都知道他从事艾滋病戒毒人员管教工作。2015年,当何志荣得知自己被分配到专管区时,他心里告诉自己,“服从分配,总需要有人去做”;他试着去探探家人的看法,家里人叮嘱他工作多加小心。

  真正进入工作状态后,何志荣主要从事教育戒治工作,会遇到一些“刺头儿”,他们不服从管教,何志荣就会多向前辈请教教育方式方法。有些戒毒人员之前吸食的是新型毒品,情绪容易暴躁,一出现口角或打架,场面就难以控制,“一遇到这种突发事故压力很大”,万一戒毒人员之间争执出现肢体擦伤流血,戒毒民警前去制止,是冒着职业暴露危险的。

  暖心的是,不少戒毒人员特别注意保持与戒毒民警肢体接触“距离”,尽可能少给戒毒民警添麻烦。

  艾滋病戒毒人员身体免疫力极差,身体器官机能极速下降,容易犯肺结核、肝病等传染病。

  刚入所工作不久,何志荣就患上了感冒,且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而何志荣并没有做多想,一边服感冒药,一边带口罩坚持上班,他说:“倒不是担忧艾滋病戒毒人员把病毒传给我,反而是觉担心自己把感冒传染给他们”。确实,艾滋病戒毒人员哪怕是感染了常见的感冒,在他们身上,也会变成“顽疾”。

广东省第四强制隔离戒毒所民警何志荣

  每次下班回家,何志荣像很多戒毒民警一样,习惯了先换洗新衣服。自从来了艾滋病专管区,何志荣家里也多了一台洗衣机,专门用来清洗他的警服。何志荣说,家里有老人小孩,他们身体抵抗力弱,尽可能帮他们切断与更多病菌接触的可能。

  何志荣虽然工作上面临着各种压力,但丝毫不影响他融入工作,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活动来临之际,他组织戒毒人员投入节目排演当中,指导他们,让他们收获成长与快乐。如果不是这份工作的需要,何志荣从未想过自己会当节目导演。看着戒毒人员绽放笑容,投来感激的目光,他觉得一切都值得。

  愿意成为倾听者,想为他们写书

  93年出生的黄海浪,毕业于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进入省四戒所工作才几个月。他跟何志荣不一样,得知自己被分配进四戒所,他纠结犹豫好一阵,甚至想过放弃。后来,他多处打听省四戒所的工作情况,以及在家人的支持鼓励下,他才坚定了自己的选择。

  真正入所工作后,黄海浪还是无法很快适应下来,心理压力大,常常夜里辗转难眠。“我一直洗手,一直洗手”,每天上班下班,担心感染上病毒,形成了洗手“强迫症”。

  有一次,黄海浪去开关门锁,不小心划破了手,顿时,他心里的所有担心涌上心头,赶紧用消毒水反复冲洗伤口。这次“事件”之后,虽然心里的疑虑随着工作久了掌握相关知识而变少了,但黄海浪爱洗手的习惯依然没有改变。不过有一次,一名戒毒人员擦伤流血了,黄海浪立即上前处理,帮忙包扎,完全忘记了自己的“洁癖”。

广东省第四强制隔离戒毒所民警黄海浪

  身为管教干事的黄海浪,最终调整好了自己的状态,投入与戒毒人员面对面的谈心工作当中,他身上总携带着本子,记录下谈心的点滴,这些形形色色的故事触动着他,他总一边好奇,一边怀着同情与理解,想知道更多,他甚至想将来为他们写书。

  跟戒毒人员谈心过程中,遇到同龄的大学生,交谈过程并非想象中容易。黄海浪告诉记者,一些90后大学生阅历十分丰富,沉浸在自己的认知世界里,思辨能力强,很难说动他们。可是,黄海浪认识到自己身为民警,首先要树立“威信”,在气场上不能被比下去;以情感为突破口,一步步走近他们的内心。他更愿意成为倾听者,也更愿意将自己比作“医生”,治身治心。

  黄海浪也会遇到特别“听话”的戒毒人员。“他们会像一个孩子,很愿意跟我聊天,说说事,谈谈心,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这也是我愿意跟他们聊天的动力。”黄海浪说。 

  正值适婚年龄的黄海浪,不介意告诉别人自己的工作情况。同班毕业的警校生,黄海浪是唯一一个从事艾滋病戒毒人员管教工作的;每次跟同学们谈起工作点滴,同学们都投来钦佩的目光;在他眼里,从事同样工作的同校师兄,永远是他学习的榜样。

  “我不会转岗”

  黄海浪是省四戒所首批特招的应届毕业生。黄海浪早在2017年被录取,而省四戒所启用是在2019年,未启用的两年间,黄海浪被安排在常规所挂职锻炼,接触的是普通戒毒人员。

  真正工作后,黄海浪接受了艾滋病知识、防治职业暴露等课程学习,还专门得到一线艾滋病治疗医生传授知识经验。通过这些学习了解,黄海浪心里的疑虑得到进一步消除。

  黄海浪也笃定地说:“我不会转岗”,他看到同事间默契搭配,且相互分享经验,尽心尽力关心艾滋病戒毒人员,被大家的精神所感动。

  黄海浪感慨到:“艾滋病戒毒人员很难得到家庭、社会的接纳,但是在这里,民警们付出最大的关心,跟戒毒人员建立了一种非常友好的关系。”

  不管外面的世界多热闹,从事其他职业的人拿的薪水多高,曾在社会上打拼过一些日子的何志荣,最后还是坚定了当好一名戒毒民警的信念。

  黄海浪特别钦佩像汪培元这样坚守十年的榜样,并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帮助这些艾滋病戒毒人员涅槃重生。

  正是这些平凡的英雄,在不为外人所知的监管场所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教育感化着这些艾滋病戒毒人员。他们始终不忘初心,担当着戒毒民警应尽的责任。相信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还在延续。

  【统筹】彭志强 温惠民 陈扬帆

  【记者】杨智明

  【图片】广东省第四强制隔离戒毒所提供

 

编辑:陈伟峰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