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多措并举严监管 用上“放心化妆品”

2019-05-20 09:00 来源:南方日报 王佳欣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化妆品消费国,市场规模突破4000亿元。作为化妆品产业大省,广东产业规模占全国一半以上,化妆品安全监管责任重大。

  据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介绍,截至2019年4月,全省共有化妆品生产企业2600余家,约占全国生产企业总量的55%。其中,广州市现有化妆品生产企业1777家,占全省总量的68%,广州市的化妆品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白云区,区内化妆品生产企业1373家,占全市的77%,主要以中小型民营企业为主。

  面对我省化妆品产业数量多、种类繁、规模参差不一等监管难点,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始终坚持“四个最严”,深化“放管服”改革,紧紧围绕“保障化妆品安全、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一主线,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的工作思路,多措并举,全面落实化妆品安全监管责任,积极推进化妆品安全社会共同治理,切实保障化妆品质量安全。

  创新风险管理▶▷推动地方性立法改革

  3月28日,我国第一部化妆品安全监管地方法规《广东省化妆品安全条例》正式出台。作为全国化妆品生产、经营大省,广东省药监局自2004年开始启动化妆品地方立法,历经15年时间的调研、起草、修改及审议。

  “最新出台的条例立足广东化妆品监管实际情况,在细化国家《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等上位法规定基础上,结合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与要求,补充化妆品监管新措施,严格规范化妆品生产经营者行为,重点突出了可操作性,充分体现了广东特色,增强了监管工作的科学性与有效性。”据省药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该局正全力组织条例宣贯工作,将面向化妆品生产企业、经营者、消费者组织开展相关普法工作,以期通过深入普法和后续的严格执法推进《条例》的深入贯彻实施。

  除了推动地方立法工作取得新突破,近年来,广东还持续创新完善化妆品安全风险管理模式,让监管跑在风险前。据介绍,我省化妆品安全风险监管模式将监管资源聚焦事中事后,通过瞄准安全风险,着力市场终端,凝聚社会力量,确立了政府主导风险管理、市场承担主体责任、社会各界齐抓共管的治理理念,形成了以风险评估、风险防控、风险交流及绩效管理四大体系为基石的安全风险治理结构。

  针对化妆品生产经营环节,省药监局创新监督检查机制,于2018年建立“网格化”和“双随机一公开”相互促进,隐患排查、日常检查、飞行检查相互衔接的化妆品生产经营监督检查机制。

  在隐患排查方面,重点关注使用禁用原料和未经批准的新原料、超量超范围使用限用物质、准用物质生产化妆品等情况,2018年全省共排查化妆品生产经营企业29839家次,发现风险隐患1724个。

  同时,加强日常检查。按照生产经营企业分级分类监管的要求,省药监局开展以“网格化”监管为基础的监督检查,全年直接监管的化妆品生产经营企业为20家。省药监局组织完成三轮共计60家次省级直管化妆品生产经营企业日常检查。省、市、县(区)三级监管部门共完成3200家次化妆品生产企业和30195家次经营企业的日常检查,对生产企业实行了全覆盖检查。

  此外,针对近年来在监督抽检中发现不合格产品的、被监管部门通报的、被投诉举报的和风险监测过程中发现存在问题的化妆品生产企业,省药监局积极展开“不打招呼、直奔现场”的突击式飞行检查,实施最严格的监管。

  据省药监局化妆品监管处负责人介绍,2018年,省局本级共完成101家化妆品生产经营企业的飞行检查,对94家化妆品生产经营企业予以责令限期整改,要求16家生产企业停产整顿,对涉嫌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13家生产企业予以立案查处。省、市、县(区)三级监管部门共完成924家化妆品生产企业、11246家化妆品经营企业的飞行检查。

  突出重点▶▷强化安全风险专项整治

  为解决当前我省化妆品安全存在的突出问题,防控化妆品安全关键风险,省药监局制定化妆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2018年组织开展五大专项整治,主要包括规范企业生产行为、美容美发机构、网络销售化妆品、打击非法添加及高风险生产企业等专项。

  在规范企业生产行为方面,全省针对近年来化妆品监督抽检中发现的突出问题,重点规范防晒、染发、祛斑等特殊用途化妆品企业生产行为。2018年,全省共检查生产企业850家,发现问题产品408个,监督召回问题产品210批次,责令整改169家,立案查处79家。

  针对质量安全问题频发的美容美发领域,省药品监督管理局重点整治美容美发机构使用不合法、不合格、来源不可追溯产品的违规行为。过去一年,全省共检查美容美发机构6882家,发现未注册产品169个,未备案产品354个,责令整改472家,立案查处169家。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网购或“海淘”化妆品。不过,在享受这份便利的同时,也给监管带来了诸多挑战。为了让消费者用上“放心化妆品”,省药监局对省内外主流网络经营平台销售的,标示为广东企业生产的祛斑、祛痘、面膜等流行性化妆品进行风险监测及产品合法性抽查,将涉及省外5个网络销售化妆品交易平台(共34家网店)的39个问题产品监测信息移交北京、上海、浙江和江苏4省(市)局,有效规范了网络销售化妆品经营秩序,进一步形成了线上线下跨区域协同监管,从销售终端到生产前端的全链条监管机制。

  同时,以祛斑、祛痘和面膜类化妆品为重点品种,严厉打击非法添加行为。据介绍,省药监局根据风险监测结果,组织全省各市对相关企业进行飞行检查并开展打击非法添加监督抽样,共抽检275批次,检出非法添加58批次,监督抽检命中率达21%。为严厉查处涉嫌非法添加生产企业,省药监局对广州市金奥化妆品有限公司等8家化妆品生产企业作出了吊销《化妆品生产许可证》的行政处罚,并依法提请国家局撤销吊证生产企业持有的特殊用途化妆品批准文号。

  此外,针对高风险企业展开专项整治。据介绍,省药监局重点针对高风险区域(广州市白云区)、高风险企业、高风险品种及高风险环节,开展精准监管。省药监局组织全省各级化妆品监管部门制定高风险企业清单及专项行动方案,严格按照《化妆品生产许可检查要点》要求组织实施飞行检查及监督抽检。全省共对266家高风险化妆品生产企业开展专项飞行检查,其中,对188家生产企业予以责令限期整改,对38家生产企业予以立案查处,对144家存在较多缺陷项的企业采取暂停生产行政措施,对16家非法生产、非法添加的企业提请了吊销生产许可证。

  2018年,全省化妆品安全专项整治共立案920宗,涉案货值929万元,罚款880万元,涉案生产企业数229家,经营企业数663家,对8家化妆品生产企业作出了吊销《化妆品生产许可证》的行政处罚,有效打击了违法违规行为,进一步督促化妆品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全面提升化妆品生产经营质量管理水平。

  多管齐下▶▷助推化妆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事实上,自化妆品“两证合一”实施以来,我国化妆品制造企业的硬件条件、生产标准、规范意识等方面均有很大的提高。然而,很多企业在产品技术创新、品牌影响力、消费者满意度等方面,与国际品牌相比仍有差距,如何加强中国化妆品的创新能力,打造中国化妆品品牌形象,走向高质量发展成为关键。

  “目前,我省已备案的国产非特殊用途化妆品产品约99万个(全国为145万个),已取得行政许可批件的特殊用途化妆品品种5016个(全国为10263个),产品品种数量约占全国总量的68%。”省药监局化妆品监管处负责人指出,从产业发展趋势看,我省每年新增化妆品生产企业约100家,产业整体呈快速发展态势。总体来看,产业集中度不高,大型化妆品生产企业数量较少,产业总体发展不平衡,存在着不少制约行业规范发展的问题和挑战。

  为促进我省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省药监局积极推动地方政府加大对辖区化妆品产业的综合治理力度和化妆品产业规划,将化妆品产业做大做强。

  目前,广州白云区已经成立了由13个部门组成的化妆品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区委书记担任组长,制定了《关于推动白云区化妆品产业提质增效的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着力打造“白云美业大湾区”,推动白云区化妆品产业提质增效,切实通过政府综合治理尽快扭转白云区化妆品产业的负面印象,推动产业向集约化、品牌化、标准化、信息化发展,逐步形成化妆品产业质量和规模优势。此外,中山、肇庆、清远等地也依托各自化妆品产业特色,建设化妆品产业园区,着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除了助力产业提质增效,省药监局安全示范创建工作也取得新成效。市场是化妆品进入千家万户的必经之路,针对市场调研中发现的多数化妆品经营企业未能有效落实索票索证要求、产品注册备案率低及产品来源不可追溯等问题,省药监局从2015年开始启动了全省化妆品市场安全治理示范区建设工程。

  据介绍,省药监局制定了以提升市场化妆品注册备案率和来源可追溯率为核心目标、以“一街多点”为载体的化妆品市场安全治理示范区建设方案,发布了《广东省化妆品市场安全治理示范区建设指南》《化妆品经营质量管理指南(试行)》;提出了“形成一个模式,落实两个责任,打通三个路径”的总体要求,一个模式是市场承担主体责任、政府实施风险监管、社会各界齐抓共管的化妆品安全治理模式,两个责任是化妆品经营企业主体责任和监管部门监督责任,三个路径是提升化妆品行业自律水平、普及化妆品安全常识及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安全监督;引入了社会第三方(广东工业大学)开展示范区建设评估活动。

  据悉,2015年至2017年,全省共建成337个示范区,包括123个省级示范区、214个市级示范区。第三方评估结果显示:全省各地市售产品注册备案率不断提高,产品注册备案率在示范区创建之前为22%,至2015年底提升至80%,再到2016年的90%,2017年达到92%;市售产品来源可追溯率2015年为74%,2016年提高至91%,2017年达到99%。

 

编辑:苏若倩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